二维码用手机扫描二维码进入
手机浏览-保存到桌面-主站-投稿入口今天是2024年4月20日 
当前位置:绍兴头条网 ☉ 新闻频道 ☉ 社会视角 ☉ 这些“消费坑”,你踩过吗? 案例教你如何维权

这些“消费坑”,你踩过吗? 案例教你如何维权

2021-01-18 22:27    来源:网络转载    作者:未知    阅读:413次    我要评论

分享到:更多分享
[导读]前不久,快手主播辛巴因为直播带货卖假燕窝而翻车,一石激起千层浪,之后罗永浩“交个朋友”直播间也出了假羊毛衫事件。直播带货频频“爆雷”,受伤害的其实还是消费者。 从线上到线下,小到针头线脑大到汽车楼房,2020年,区市场监管局接到的消费者投诉举报中,涉及到形形色色的消费维权案例。 那么,2020年有..

 前不久,快手主播辛巴因为直播带货卖假燕窝而翻车,一石激起千层浪,之后罗永浩“交个朋友”直播间也出了假羊毛衫事件。直播带货频频“爆雷”,受伤害的其实还是消费者。

  从线上到线下,小到针头线脑大到汽车楼房,2020年,区市场监管局接到的消费者投诉举报中,涉及到形形色色的消费维权案例。

  那么,2020年有哪些典型的消费陷阱?如果不慎入“坑”,消费者又该如何维权呢?

  预付卡成“糟心卡”

  美容美发、健身足疗、教育培训、球类会所……不少消费者发现,自己的钱包里总有几张预付卡。办卡前店家优惠多、办卡后消费者维权难,看起来应该给消费者带来便捷和实惠的预付卡,有时也会变成“糟心卡”。

  2019年底,王女士在柯桥某健身馆办理了2年的年卡。因受疫情影响,该健身馆于2020年5月开始试营业。营业后,王女士发现办卡时健身馆原先给予的许多承诺都没有兑现:如宣传的家庭游泳池并未开业使用;教练送的私教课因为离职而无法再使用等等。面对种种未达到办卡时所承诺的要求,王女士联系商家要求退卡退款,商家表示退款需扣除30%的费用,之后又拒绝退款。随后,王女士寻求区市场监管部门的帮助。

  事实上,在这家健身馆遭遇的不止王女士一人。区市场监管局先后接到30余起对于该健身馆的投诉。工作人员经调查后发现,该健身馆在消费者办卡时确实向消费者宣传提供的服务承诺,并且有部分承诺确实未履行,消费者提出退款的诉求合理。为此他们约谈商家,要求商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三条规定,退还办卡时的预付款。最终,商家同意退还消费者预付款,消费者对处理结果表示满意。

  “这是一起典型的预付式消费合同类投诉。2020年度受理的预付消费投诉增长趋势明显,半年度同比增长111.83%。”区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建议,消费者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尽量选择规模较大、证照齐全、市场信誉好、经营状态佳的企业;签订预付式消费合同前,特别要注意其中的限制性规定;进行预付式消费时,尽量避免一次投入过高,承担过大风险。若合法权益受到损害,要及时与商家协商,必要时向当地市场监管部门投诉。

  新空调一用就坏

  竟然是“串货机”

  每年夏天、冬天,关于空调投诉的事儿时有发生。

  2020年1月10日,刚搬入新家的朱先生开启新安装的某品牌中央空调时,其中一台机器立马出现质量问题。“2019年5月在萧山一家公司购买17000元的品牌家用中央空调系统,当时签订了《智能家居集成系统销售及安装合同》,当年5月16日完成安装。安装之后,我并没有使用过。”朱先生说。

  随后,朱先生联系该品牌的售后人员进行维修检查。但售后人员在开机后发现,产品二维码有损坏痕迹,极可能不属于该品牌的原装正品,无法享受厂家的整机6年免费保修服务及终身售后服务。朱先生找到购买商家协商换货,商家未予处理。

  无奈之下,朱先生投诉到区市场监管局。该局委托该品牌电器公司进行产品鉴定,出具的鉴定报告结果显示:朱先生的中央空调非该品牌的空调原装正品,系被改造后的产品。

  “商家消极应对消费调解。”为此,区市场监管局委托专业律师,以法律规定“以次充好”欺诈行为,起诉至法院,成功让商家“退一赔三”,朱先生成功获赔人民币68000元。

  记者了解到,品牌空调一般在指定区域有指定的型号及配置,在每台空调上设置了能溯源的条码及出厂编号。一些销售商家为了利益,采取跨区域降价销售的方式,将空调条码和出厂编号抹去,并将空调破译开机。区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认为,这类“黑户”“串货机”不仅存在安全隐患,还侵犯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在购买品牌空调时要认准厂家授权的直营店,安装时要检查空调的条形码等是否齐全。”该负责人说,消费者在与商家产生消费纠纷后,可先协商和解,其次需要保存好证据,寻求消协调解或向行政部门投诉,或提请仲裁,也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电池质量成为

  电动自行车投诉“冠军”

  电动自行车如今已成为主流交通工具之一。随着电动自行车保有量不断增加,各种电动车质量投诉也明显增多,其中电池质量成为电动车投诉“标王”。

  2020年8月,市民单先生在港越路一家店内,花2850元购买了一辆折叠式电动车,不到4个月时间里,车子的电机和电池坏了4次。

  “一开始电机坏了,我去修,店家进行了维修,结果后来电池又坏了,接触不好,充不进电。”单先生说,店家表示这批电动车的确有问题,但令他气愤的是,当初店家承诺如果修不好,可以换电池,但后来又表示电池只能修不能换。在区市场监管局的介入下,商家最终同意为单先生更换。

  记者注意到,在区市场监管局的消费投诉记录中,有不少消费者反映,购买的电动车存在电池质量差、不耐用,达不到商家承诺的标准,经反复维修也不管用。

  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电池是电动车的发动机,其质量好坏严重影响电动车的使用性能。因此在更换电动车电池时,应注意辨认电瓶,谨防商家以旧充新,将旧电瓶当新电瓶卖。一般而言,翻新电瓶的合格证有脏迹,电瓶内还会有电解液,那是因为电解质被使用过了。

  据区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按国家相关规定,电动车电瓶的保修期一般是一年,在保修期内,若维修两次仍不能正常使用,消费者可以凭修理记录和证明,要求商家负责调换同型号同规格的新产品。他提醒消费者,首先要到正规门店购买电动车,购买后如发现电动车电池存在以旧充新、窜改生产日期或质量不合格等问题,要保留购买记录和问题电动车电池,一旦发现商家存在不承认事实或欺骗消费者等行为,要及时向消保委等有关部门投诉并依法维权。

  全媒体记者 梁玮 文 赵炜 摄

发表评论:

网站简介-联系我们-合作洽谈-广告服务-免责申明-隐私保护-RSS订阅-返回首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