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信息

搜索贴子

搜索新闻

搜索店铺

搜索商品

搜索团购

搜索新闻
绍兴头条网 ☉ 绍兴头条 ☉ 王公池还是庞公池 西园前身之名为何有两个?

王公池还是庞公池 西园前身之名为何有两个?

2018-11-19 16:51    来源:网络转载    作者:未知    阅读:726次    我要评论

分享到:更多分享
导读:西园一角 同一地名有“大教场”还是“大校场”之疑问,近日有读者向笔者反映,经常有外地游客咨询绍兴的王公池在哪里?被问者往往不知其在何处,但若询问庞公池在哪里?许多人都能回答。王公池和庞公池,是关于西园前身的两种不同的叫法,那么究竟孰对孰错呢? 初叫王公池 因知州王逵疏浚而得名 事实上,王公池..

360截图20181119165756842

西园一角

同一地名有“大教场”还是“大校场”之疑问,近日有读者向笔者反映,经常有外地游客咨询绍兴的王公池在哪里?被问者往往不知其在何处,但若询问庞公池在哪里?许多人都能回答。王公池和庞公池,是关于西园前身的两种不同的叫法,那么究竟孰对孰错呢?

初叫王公池

因知州王逵疏浚而得名

事实上,王公池与庞公池同为一池。要证明这一点并不困难,打开清朝光绪年间墨润堂所绘的《绍兴府城衢路图》便一目了然。此图今为《绍兴市志》第一册所收录,上面清楚地标明:“王公池,今名庞公池。”

据《嘉泰会稽志》记载:“王公池在西园内,北宋皇祐五年由越州知州王逵所置,王逵守越,重浚此池,故名王公池”,说明此池并非新挖,而是“由王公名之也”。早在五代十国时期,杭州人钱镠(liú)以征讨起义军起家,之后以吴越为据地,建立吴越国。乾宁四年(897年),钱镠前往越州,正式接受镇东军节度使任命,而后返回杭州,以越州为东府,在府山西麓穿渠引水,挖池营建园林,为后宫游乐之地。此后,钱镠之孙钱倧(zōng)迁居于此,愈加整治,园圃之美,驰名吴越两地。

作为当年的皇家后花园,王公池只供后宫“棹讴凫雁之乐,邦人不与其观”,百姓鲜有机会游观,只有到了每年农历二月初二的“花朝节”,才允许民众入内赏花,因此当天被称为“开龙口”。到了南宋嘉泰年间(1201—1204年),王公池旁另有飞盖堂、漾月堂、惠风阁等景致。

改称庞公池

与纪念姓庞的人有关

那么,王公池怎么会变成庞公池的呢?打开康熙《会稽县志》,在卷首的府城图中就能找到庞公池,可见那时已改名为庞公池。值得注意的是,庞公池旁还有一座庞公祠,说明庞公与王公一样,历史上确有其人。庞公又是谁呢?明代状元、绍兴人张元忭写的《庞公祠记》提供了答案。

明代天顺年间(1457—1465年),御史朱英建议朝廷推行“两役法”。此法规定,老百姓依据所住里坊,以10年为一期限,前5年向里长交税,作为当地衙门的办公经费,称为甲首钱,后5年为官府服役,称为均徭岁。由于官吏勾结,利用制度上的漏洞巧取豪夺,使越州百姓苦不堪言。御史庞尚鹏来浙江巡视时,了解到这一情况,从实际出发,征得朝廷同意,对“两役法”作了调整与改革,新制度更符合当地百姓的实际情况,使贪官污吏不得滥索。几十年后,越州百姓感恩戴德,为纪念这位姓庞的清官,就在王公池旁建造了一座祠堂,名为庞公祠。根据康熙《会稽县志》记载,此祠建于明万历七年(1579年),有正殿三间,中供庞公神像,大厅内悬有“均平世泽”匾额,侧间竖有张状元写的碑记。由此可知,早从明朝万历年间起,池就因祠而名,由王公池改成了庞公池。

此外,绍兴文史学者那秋生提出,王公池改名庞公池,或与纪念唐朝将领庞玉有关。庞玉(635年前后)是唐朝初年之将军,曾任右卫将军、越州都督等官。任职越州时,他作风清正,官绩颇善,死后被越州民众奉为城隍神。吴越王钱镠有《镇东军墙隍神庙记》一文纪念庞玉:“故唐右卫将军总管庞君讳玉,顷握圭符,首临戎政,披榛建府,吐哺绥民,仁施则冬日均和,威肃则秋霜布令……”巧合的是,老百姓纪念的庞玉和庞尚鹏两位贤人都姓庞。

关于庞公池,明末著名文人张岱在《陶庵梦忆》一文中,也有记述他泛舟此池览月的情形:“山后人家,闭门高卧,不见灯火,悄悄冥冥,意颇凄恻。余设凉簟,卧舟中看月,小傒船头唱曲,醉梦相杂,声声渐远,月亦渐淡,嗒然睡去”。可见,当时的庞公池月夜之景非常幽静美妙,引人入胜。

如今,庞公池已成为西园一景,是水乡绍兴一处典雅的江南园林。

发表评论:

本站客服
回到顶部
免责声明:本站系自媒体平台,只提供交流信息,所有文章、贴子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害到您的合法权益,请您积极向我们投诉。我们将作删稿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