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信息

搜索贴子

搜索新闻

搜索店铺

搜索商品

搜索团购

搜索新闻
绍兴头条网 ☉ 社会视角 ☉ 刘小兵西沙窝淘“景”记:让太阳再次照到桑干河上

刘小兵西沙窝淘“景”记:让太阳再次照到桑干河上

2019-05-05 21:17    来源:中国新媒体信息网    作者:李忠阳 杨生贵    阅读:262次    我要评论

分享到:更多分享
       中国新媒体信息网山西讯(李忠阳   杨生贵)为打造“康养山西、夏养山西”品牌,山西省日前出台了《支持康养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9-2021)》,大同市云州区的“大同桑干河森林康养小镇”项目,成为今年全省重点打造的八个康养小镇之一。

       该项目位于云州区瓜园乡西沙窝村,该村前不久也被确定为全省第二批旅游扶贫示范村。西沙窝过去是出名的穷村,土层薄含沙量大,到了大风天气满眼黄沙,西沙窝由此得名。由于村穷养不住人,青壮年都外出打工,住在村的都是老弱病残。自2017年春以来,该村开始大规模种药材,在种植和锄草季节,最多有近千人在地里劳动,周边十几个村的劳力不够,还从阳高县和河北阳原县招人,两年劳动用工达3.5万个工作日,劳务支出420多万元,直接带动了上千名农民增收,西沙窝村也由此转产转型,走向“药材+花海+旅居+康养”的三产融合发展之路。

 

       情系贫困

       西沙窝村位于桑干河北岸,全村136户245口人,贫困户56户97人,该村原来没有一亩水浇地,随着玉米价格跌到七八毛钱,种地无利可图,一方水土养不了一方人,大片田地撂荒,大街上只能看到七八十岁的老人晒太阳。面对此情此景,市供排水集团公司驻村第一书记王国华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他知道光靠村里这些失能和半失能的老人,发展不过是一句空话,要改变西沙窝的面貌,还得靠招商引资、引智、引才。

       王国华主动去拜访市里一些有名的老板,但人家来看过后说,册田水库不归县里管,鱼是人家的不让钓,水面是人家的不让玩,旅游还能怎么搞?看老板们太精“忽悠”不动,王国华又朝身边的亲戚朋友同学逐个下手,矿老板刘小兵架不住王国华软磨硬泡,答应来西沙窝看看。


       刘小兵是行武出身,在内蒙驻军的连长职务上转业回了大同,他没有满足于国企安逸的工作,以军人敢打硬仗的作风投身商海,在华林开起专卖店,他抓住大同商业爆发式增长的黄金时期,完成了原始积累。此后他带着商场淘到第一桶金,到灵丘县去开矿,开过金矿、铁矿、锰矿。在灵丘县对矿产停产整顿期间,他开始谋划自己的转型,在发小王国华的鼓动下,他来到云州区瓜园乡西沙窝村。站在册田水库北岸,看到碧波万顷、江山如画,刘小兵的心醉了,回头再看西沙窝村破旧的石头窑,老农民辛苦劳作佝偻的身影,他对自己说,靠党的好政策,我成了有钱人,但这钱不是属于我个人,它属于全社会。他不是没看穿王国华的那点小心思,但是面对农村的深度贫困,他不能无动于衷,他开始思索:我能为扶贫做点啥?

       西沙窝村下面全是玄武岩石,村里就一口机井,据说打井时磨坏了好多钻头,才打出点岩隙水,全村人吃水都不能保证,更别提发展水浇地了。靠天吃饭最好的年景亩产不过六百斤玉米,刨除种子化肥钱,全家人累死累活一年,每亩只能落个二三百元。玉米价格低,种地不挣钱,想出租又没人接手,村里大片土地摞荒。刘小兵和王国华明白:想从沙窝里淘“金”,只能从改变种植业结构上想办法。

 

       学当农民

  当时大同县(现云州区)正在推广“一县一业”种黄花,但西沙窝没有水浇地,土地又七高八低不平整,刘小兵和王国华到处请教走访,决定要种药材。刘小兵和张国华考查了安国、亳州等全国大型药材市场,从本地已有的道地药材出发,选定了黄芪、牡丹、芍药等几个品种。经过一年的准备,2017年开春,王书记就在村民大会上宣布,这位刘老板要把全村的1800亩耕地,以每亩200元的价格转包下来,西沙窝村要转产种药材了。刘小兵注册了大同县昌正农牧有限公司,开着大奔拉来一箱子钱,把西沙窝村的土地全盘下来,加上村里的疏林地和荒地,栽种加套种了五千亩药材,叫做大同县敕勒川中草药基地。


       ,受了一辈子苦,终于可以像过去地主老财那样躺在家里收“租子”了。袁之成的200亩土地一年就进门4万元,他还叫回在城里开饭店的儿子,爷俩凭着种地的本事在昌正公司上班,一年工资收入十几万,不离乡不离土成了产业工人。此外国家给的地补款每亩80多元还是农民的,村里人说“受了一辈子,终于等到能靠土地来养老了”。

       种地这营生看上去简单,做起来难,农户人有句老话,三年学会个买卖人,一辈子学不会个庄户人。为啥呢?因为庄户人掌握不住老天爷多会下雨,这里十年九旱,靠天吃饭,赶上灾年,连种子化肥钱都收不回来,种地的风险不比搞商业的风险小。

       刘小兵从小在城市长大,细皮嫩肉的,到真搞上农业,吃住在村里,天天和工人们一起早出晚归,风吹日晒,脸上脱了几层皮,手皴得像翻毛鞋,进一步体会了当农民的艰辛和发展现代农业的急迫。


       2017年以来,昌正农牧公司共种植牡丹2100亩,套种芍药2100亩,种黄芪1600亩,蒲公英300亩,地肤、枸杞、半夏等160亩,牡丹和其他花卉育苗300亩,黄花菜600亩,各种果树100亩,共占地5200亩。

       西沙窝土层薄,地下全是坚硬的玄武岩,拖拉机耕地会磕坏犁铧,原来耕地全靠村里的65头毛驴,刘小兵高薪雇专家,外出请教研究,在全区第一家引进了大型耙地机、深松机等先进的农机具,共购买185马力拖拉机及其他农机具50多台套,实现了种管收的机械化。为了避免除草剂污染土地,他们在旋耕机大面积锄草后,剥苗掏垄眼全靠人工,几百号人同时锄地,集中十来天就把5200亩地突击完了。

       西沙窝村民每年把刘小兵付的36万土地流转金装进口袋,此外,西沙窝村委会以荒地、荒坡和疏林地入股,公司每年交村集体土地收益金5万元,等公司赢利后,利润的20%将作为分红上缴村集体,集体经济在壮大,村民福利在提高。引进一个老板,富了一方百姓,西沙窝村走上了观光农业发展的快车道。

 

       建设花海

       从安国、亳州等地药材市场传来不好的消息,中药牡丹皮价格由2017年底的每公斤23元跌到2018年底的13元。搞农业的风险真的很大,刘小兵明白,西沙窝土层薄药材生长慢,如果单靠种药材、卖药材,公司生存下去都很困难。幸亏当时选品种时做了两手准备,主要种了开花漂亮的牡丹和芍药,经过两年生长,今年能形成几千亩集中连片的花海。依靠册田水库的山水美景,环桑干湖旅游路方便的交通,刘小兵在西沙窝开始建设国家级的森林康养小镇项目,总投资3亿元,一期投资8000万元,要大规模发展观光农业,为村和公司开拓更大的发展空间。

       依托“花海+桑干湖风光”的旅游资源,他积极申报西沙窝森林康养小镇项目,已于前不久获批,是国家级的康养小镇项目,全省一共才十家,将成为我市城郊旅游的一个新亮点。康养小镇项目以三产融合的方式推进,包括一产黄芪、芍药等药材种植,二产是中药饮片、黄芪酒、芍药花茶等制作,三产包括生态旅游、健康管理和度假康养。


       册田水库只让看不让玩,幸亏西沙窝村南有三条沟,沟里有泉眼,刘小兵通过筑坝聚水,形成两个小水库,水面达到60亩。正在建设综合接待中心、儿童乐园,其他旅游配套设施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预计六一就可以接待游客。他们正筹备帐蓬音乐节、房车营地、钓鱼比赛、沙滩排球比赛、“桑干花语”摄影赛、富贵牡丹游等一系列游乐活动。通过旅游扶贫,西沙窝很快要红火了。
                                                 
       投资教育

       在我市有一所年收费近3万元的学校,是群众眼中的贵族学校。创办于2018年8月的北京新学道大同平城书院,位于平城街的御东二小院内,作为市政府招商引智项目,来大同已经快一年了。该校现有从小学到初一的七个年级,200多名学生,因为学校扩招,新学年要迁到云冈区原小南头学校内的新校址。新学道大同书院的唯一投资人也是刘小兵,他的两个孩子也在这里就读,一个一年级,一年五年级。他投了近千万,但是不能控股,只能按年收回投资,且不能干涉学校的经营管理。记者问刘小兵为能何欣然接受这一“不平等条约”呢?刘小兵说,因为教育是个特殊的投资行业,需要资本保持敬畏之心,尊重其特有的规律。

       新学道的两位创始人,梁勇来自来山西,郝少林来自东北,梁勇从普通教师一路做到公办学校的校长,用几年时间把学校办成了当地的名校,当他想在精英教育上继续突破时,和公办学校的属性和体制发生了无法规避的冲突。为了实践自己的教育思想,梁勇毅然辞掉公职,来到北京的民营教育集团应聘。当他再次把应聘的私立学校搞火之后,老板们急功近利的天性就爆发了,校长的管理受到干扰,学校的长远发展规划不能执行。因为教育是一个慢工出细活的系统工程,用商业炒作的手段放大某个亮点,让市场关注和家长追捧是资本的天性。但如果让学校速成,就像用生长激素喂鸡一样,孩子的成长也会扭屈。


       为了办一所能让资本屈服的学校,真正尊重教育循序渐进的发展规律,2012年,梁勇和郝少林联手创办了北京新学道,租用了北京市昌平区的吉利大学高中部校址。用自己的模式,郝少林把自己的大女儿顺利送进了美国剑桥,两位创始人的其他孩子也在新学道就读,发展得都很理想。通过七年的积累,北京新学道办学模式更加成熟。他们在完成国家规定的九年义务制课程的同时,着重于在国学和英语上下功夫,设置的国学课时与语文课一般多,借鉴古代私熟在蒙学教育上的经验,抓住学生年纪越小记忆力越好的黄金期,让小学生每学期背诵一万字的国学经典篇目,经过几年的学习,孩子们能写诗填词,能写小古文。能背诵十几万字国学经典,加上每天一小时的阅读积累,孩子们在学业上必将有个大爆发,获得超越同龄人的深厚学养。

       英语课教学上,他们使用新概念英语教材,抓住小学生学语言的黄金期,主要强化口语听说能力,新学道自主研发的英语对话系统,让孩子有英美国家的语言环境,孩子发音不标准、不纯正,平板电脑上的系统就不过关,这样就避免了孩子们走哑巴英语学习的老路,提早与国际接轨。新学道很多小学毕业生,就能达到普通高中学生的英语听说水平,能提前考雅思、托福和GRE,出国后能很快适应环境。


       再次,他们还开设了武术、书法、舞蹈和形体课,让孩子体魄健康地全面发展。新学道不过分强调孩子的考试成绩,用展示代替考试。孩子们在考试上没有太大的压力,但人人渴望去表现自己,展示自己的学习力。新学道组织学生诗词大赛,家长会上每个学生都要背诵,家长可以根据必背篇目,点任何一名学生起来背上一段,学生互相较劲,互相比拼,苦学变成乐学。

       北京新学道很好地解决了高端家庭的教育难题,送到公立学校家长没时间天天接送、陪读,送到怀仁的私立学校,家长又不舍得孩子变成考试机器。寄宿制学校能创造封闭而纯净的学习环境,让孩子不会因玩手机游戏而“玩物丧志”。
新学道从小学到高中的完全学校模式,最大程度地满足了高端家庭对孩子教育的需求,他们的孩子既可以参加国内的高考来证明自己,也可以通过新学道直接对接国外的名校去留学。
    
       新学道靠输出自己的模式和校长队伍,在全国发展了12个校区,其中山西的太原、介休和榆次各有一个校区,大同新学道办学不到一年,也获得了家长的认可,报告咨询的家长越来越多。刘小兵说,他投资新学道大同书院的目的,首先为了解决自家孩子的上学问题。他经过全国考查,对比各种学校的优缺点,觉得新学道的模式最人性化、最有把握。

       刘小兵告诉记者,新学道在全国都不搞大学校,每个校区也就一千多人,师生比例为1:8左右,北京国际部的师生比例甚至达到1:2,师资力量强,每个孩子都能得到精心的呵护。以随缘不攀缘的心态,新学道大同书院要办成像野山参那样小而美、缓慢成长的精英学校,不和公办学校抢生源,不和私立学校比规模,为大同的教育事业注入新思路,为家长提供新选择,刘小兵和新学道大同书院决心为大同教育培养出更多的精英人才。  

发表评论:

本站客服
回到顶部
免责声明:本站系自媒体平台,只提供交流信息,所有文章、贴子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害到您的合法权益,请您积极向我们投诉。我们将作删稿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