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信息

搜索贴子

搜索新闻

搜索店铺

搜索商品

搜索团购

搜索新闻
绍兴头条网 ☉ 社会视角 ☉ 心迹双清•孙徵禄先生书法展暨艺术座谈会在济宁召开

心迹双清•孙徵禄先生书法展暨艺术座谈会在济宁召开

2021-03-02 20:41    来源:网络转载    作者:未知    阅读:825次    我要评论

分享到:更多分享

心迹双清•孙徵禄先生书法展暨艺术座谈会在济宁召开

2月27日上午,心迹双清•孙徵禄先生书法展暨艺术座谈会在济宁太白湖区运河美术馆召开,并举行了《孙徵禄艺术文献简编》首发式。

来自北京及济宁的文化学者、艺术评论家、书画家及孙先生弟子共30余人参加了座谈会,对孙徵禄书法艺术追溯与缅怀,纪念这位我们十分敬仰的艺坛高隐,书林逸士。

座谈会由邹城市文联主席、文化学者李樯主持。

与会人员对孙先生身处逆境、苦心钻研的治学精神以及他所达到的艺术高度,给予了高度评价。大家畅所欲言,发表了各自的意见与见解。孙徵禄先生一介布衣,一生清贫,心无旁骛,取得了让许多全国学者、书法大家为之倾倒的艺术成就。生前寂寞,去世后却备受人们的怀念和尊崇,这是他人格精神和艺术魅力的感召,也是一位真学者、真艺术家应得的回报。

“孔孟之乡”的济宁,是汉碑的故乡,儒家文化精神家园的心灵原乡。孙徵禄先生的成功,有其不平凡的人生经历和文化内因,与其自身不懈努力,学养丰厚,眼界高远密不可分;更得益于这片文化沃土的滋养。他以一个民间艺术家,被当地视为“无冕之王”。有学者甚至认为,孙先生在山东,堪与蒋维崧、魏启后两先生并称“山东三老”,得到了与会者的一致认同。

此次座谈会,从不同侧面总结了孙徵禄先生成功的内外部因素。先生身上秉持着传统经典的艺术气质,浸透着孔孟之乡的文化精神,表现了一个书法大家的高贵品质,为济宁书坛增加了书法自信,更增添了建设济宁文化强市的文化自信。

座谈会上大家达成共识,推进建设孙徵禄艺术馆,编撰《孙徵禄先生年谱》,搜集、整理孙先生遗存的文献资料与影像资料,汇总信息,扫描资料,为进一步推进对孙徵禄先生的艺术研究打好基础;同时,增加孙先生书法艺术的对外展览与交流,扩大影响力,吸引更多人参与“孙徵禄现象”的反思与研究;弘扬孙徵禄先生淡泊自甘、努力自强的艺术精神,学习他增进学识,丰富学养,融汇诸体,师古有变的成功经验,并把它发扬光大,让更多的后辈艺术家效法与借鉴。

孙徵禄简介

孙徵禄(1945-2013),号隐翁、了音居士,斋号愚庐,山东济宁人。自幼耕读家训,传仁厚之风。及长,独喜法书文墨,然为家境贫寒所累,遂逐生计颠沛之苦。先后在济宁印刷厂、制镜厂和塑料四厂就职,皆为稻粱谋。余暇惟以研习书艺为乐,曾得金石书画大家朱复戡先生及书画名家孙育孺先生教诲,于汉碑入手,上承先秦周籀古篆,下启魏碑唐楷法书,旁兼汉简章草晋行,心外无物,一日千里,勇猛精进。其书风“金石、书卷二气俱佳,甚得史迁孤愤之风、《世说》风骨之韵及杜诗沉郁之美!” 作品曾多次被国家级博物馆和北大、清华、人大、南开收藏,并多次到海外展出,佳誉远扬。因喜书大篆金文之古幽,而涉及前三代古文字,遂于文字学、训诂学、音韵学和古籍文献学等多学科中浸淫日久,自成体系。其研习夏、商、周古文字,亦旁及古训、文献等多种学科,却能深入简出,盖大而化之,呈腐朽神奇之妙;批点校勘《道德经》、《汉语大字典》《古玺汇编》废寝忘食,于枯燥无味中独享其乐,深得古文字之三昧,学术行文却能独辟蹊径,给读者以曲径通幽之感,为古文字学研究之独创。数十年来,穷研篆籀,识古正讹,颇有所得。然从不以“学者”自居,仍自称“布衣书者”。先生一生寒素,清净不争,不慕权贵;唯倾情翰墨,而一意孤行。篆隶草楷,自成面貌;点画风神,不堕流俗,在书界素有“世外高隐”和“无冕书家”之称。(张海鹰/文)

孙徵禄先生书法作品小辑


发表评论:

本站客服
回到顶部
免责声明:本站系自媒体平台,只提供交流信息,所有文章、贴子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害到您的合法权益,请您积极向我们投诉。我们将作删稿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