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信息

搜索贴子

搜索新闻

搜索店铺

搜索商品

搜索团购

搜索新闻
绍兴头条网 ☉ 社会视角 ☉ 大医天下中医药文化寻根探源工程启动仪式即将在山西洪洞举行

大医天下中医药文化寻根探源工程启动仪式即将在山西洪洞举行

2024-04-14 14:00    来源:珠穆朗玛网    作者:未知    阅读:3次    我要评论

分享到:更多分享

  《“甲辰年(2024)全球华人恭祭娲皇大典”暨大医天下中医药文化寻根探源工程启动仪式即将在山西洪洞举行》

  由华夏文化促进会提供学术支持,京视网手机台《品牌中国》频道主办、华豫影视、炫唐融媒承办,多家主流媒体提供宣传支持。即将于2024年4月18日(农历三月初十)在山西洪洞县赵城举办甲辰年(2024)全球华人恭祭娲皇大典暨大医天下中医药文化寻根探源工程启动仪式,为此,《品牌中国》频道记者在河南郑州采访了活动发起人之一,华夏文化研修学者、大医天下影视文化公益项目发起人刘隼导演。

  孙澜:刘导,非常敬佩您这些年为传播华夏文化所付出的心血,几十年如一日行走在用影视、文化传“道”的路上。请您谈谈发起这次活动的初心和想法。

  刘隼:中华民族对于祖先的缅怀和崇敬,有着自身的民族文化心理,形成了中华民族敬老爱老敬祖拜祖的民族传统。女娲,作为华夏民族的女姓先祖,千百年来,深受百姓崇敬。祭祀女娲已经成为广大民众、海外华侨的共同心声。通过恢复人文始祖娲皇的上古帝王祭祀,可凝聚全球华人之心,增强民族自信心,文化自豪感。从而继往开来,团结同心,共同创造民族之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孙澜:举办这次活动有什么重大意义?

  图为2015年洪洞举办女娲文化研讨会专家合影

  刘隼:用脚步丈量历史,让思想产生共振,以寻中医之根,探中药起源,弘扬中医药文化,践行娲皇无私无畏精神,护佑人类身心健康。

  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由华夏文化促进会提供学术支持,京视网手机台《品牌中国》频道主办、多家国家级主流媒体提供宣传报道支持。

  我们都是华夏儿女,龙的传人。今年又恰逢甲辰龙年,离火大运的开端之际,我就倡议在农历三月初十娲皇圣诞之日这天,组织发起这样一场以媒体主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全球华人寻根探源活动。倡议一经发出,就得到了女娲文化研修学者路书琴老师的大力支持,并带领学生慷慨赞助,使得我举办这场活动有了资金的底气。当然,举办一次大型活动,还需要社会方方面面的大力支持才能使这项文化惠民工程进行下去。

  图为娲皇陵文物管理所负责人申路平给女娲文化研修学者路书琴讲他在女娲陵上空出现一团大火升空的亲身经历

  孙澜:是的,文化苦旅。文化传承需要热心人,并且持之一恒的坚守。

  我看今年活动定下的主题是:赓续根祖文化血脉,弘扬娲皇无私无畏精神。我也是传统文化的爱好者,很想听听您讲讲女娲的故事。

  刘隼:女娲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一位伟大的母亲。敬奉女娲的人很多,但真正了解女娲的人并不多,大多是通过神话传说,解读偏了。一开始我也一样犯过这样的错误。

  我的老家在山西吉县,小时侯听长辈们讲伏羲和女娲兄妹在这里奉天意滚磨成婚,繁衍人类的故事。后来走出吉县,在全国其它地方也听到类似女娲“造人”,女娲“补天”的故事。在这些神话传说中,女娲成了神人,觉得不可思议。乃至不惑之年,仍觉玄呼其神!

  真正深入了解女娲,是从 2012 年与山西著名文化学者冯彦山教授策划拍摄两集人文历史纪录片《人祖山》开始。

  2012 年,考古工作者在清理吉县人祖山娲皇宫时,清理出来两块人头骨残片,经北京大学碳14测年断代为 6280年,媒体报道“山西吉县惊现‘皇帝遗骨’,在国内外引起轩然大波,一时间各种不同声音扑面而来。

  我是媒体从业者,也是影视工作者,职业的本能促使我从“皇帝遗骨”事件出发,本着学习,研究的心态,开始踏上了探寻、了解女娲之路。从 2013年开始至今的十多年时间里,自费驱车 8 万多公里,足迹遍及五省十三地,采访了许多专家学者以及民间易学研究者。随着采访学习的深入和新的考古线索的不断出现,很多的疑问拨云见日,渐渐明朗起来。

  关于女娲,《山海经·大荒西经》郭璞注:“女娲,古神女而帝者,一日七十化......”,东晋著名历史学家皇甫谧《帝王世纪》也有记载:“女娲氏,风姓也。当火化之初,以木德而王,像日月以明临照。肇嫁娶以叙人伦;分定九州自我而始;变化万物,非圣而何!天有阙,于是炼石以补之。地有倾,于是断鳌以立之。故得天无不覆,地无不载。万世之下,仰之如神明。嘻!得,非天之精、地之英、上古之粹灵,曷能若是哉!

  之所以说女娲神,是因为在上古时期,祂是通晓宇宙规律的人,并且应用于部族的管理,取得了良好效果。经过口传历史,渐渐传神乎了。就比如我们说那位人物智慧超群,能处理很多别人解决不了的事,就说这个人很神奇一样。

  在原始蒙昧的母系氏族社会时期,女娲始祖继承伏羲未竟的事业,以她睿智创新的思维和勤劳的双手管理氏族,进行了许多发明创造。在科学普及的今天,仍有许多人望文生义,简单地把女娲“抟土造人”,“炼石补天”,“断鳌足以立四极”,“积炉灰以止淫水”,“杀黑龙以济冀州”这些历史功绩作为一种充满神奇的幻想但不能信以为真的饭后茶余。女娲之所以被后人误读,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文化的断层引起的。

  要深入了解史前文明,不得不从旧石器时代的结绳纪事、岩画、先天《易经》、《山海经》等这些基础的文献资料入手。只可惜,研究的人太少了,能读懂的人就更是凤毛麟角。古人是画图记事的,一个绳结、一幅图画代表一事或一物,或是一个大的事件,决不能等同于我们今天的文字,更不能用今天的文字来解释古人的智慧。贺兰山岩画、具茨山岩画,柿子滩岩画等,这些先民们刻画在大地之上的历史记录,成为我们今天唯一能够破译古代文明的密码,然而,这些天书宝贝却沉寂荒野,很少有人问津。人祖山出土的,经测定为 6280 年前的皇帝遗骨,无声地向人诉说着自己的历史。山西洪洞赵城的娲皇的命运也是一样。这里面有一个知识点需要普及,在上古男觋女巫时代,他们是担当部落首领的人才配这两个字。娲皇这个词就是特指的女性首领的官称。娲皇不只一代,只是我们只记住了历史贡献最大的这位名叫风里希的娲皇。

  在娲皇的主要功绩里,一个“抟土造人”, 一个““炼石补天”,这两则神话传说故事,把女娲推到了不食人间烟火的境地。许多人以至于谈娲色变!只害怕落上宗教迷信的话吧。其实,神话传说,是我国传统文化得以生生不息在民间传承的功臣。《山海经》一部融地理、历史、方志等为一体的教科书,不也被人视为荒诞不经的奇书吗?所以,要正视女娲的存在,必需从研究先秦典籍入手。破译古岩画,更绕不开《易经》。

  女娲先祖伟大的历史功绩,是华夏民族历史长河里的任何一个英雄豪杰都无法比拟的。因为她所处的时代,是“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同载,火爁炎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在异常恶劣的环境下,女娲先祖“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苍天补,四极正,淫水固,冀州平;蛟虫死,颛民生......”以坚韧顽强的拼搏精神战胜自然、战胜人类的各种强敌,使华夏人类得以生息繁衍;以超人的智慧,拓荒求索,做出了许多发明创造,开辟了华夏文明的先河。

  正是由于如此,后世之人才将她的丰功伟绩给以神化,世世代代口口相传。

  记载女娲最早的工具书《说文解字》:“女娲,古之神圣女,化万物者也。《太平御览》卷七八引《风俗通》云:“俗说天地开辟,未有人民,女娲抟土作人。剧务;力不暇供,乃引绳于泥中,举以为人。”所谓抟土“作”人,重点在“作”不在“土”。土作为中华民族赖以生存的根本,被赋予了多重意义。有五行金、木、水、火、土中的土,也有土地的土,也有元素土;“作”可以理解为“造”或“生”。《说文解字》注:“作”起也,始也,生也。从“人”从“乍”。女娲作为伟大的女性母亲,生儿育女是她的天职,更何况是皇帝,教化子民,以文化人,举以为对社会和国家有用之“人”在常理之中。

  1277年(至元十四年)《大元圀重修娲皇庙碑》

  女娲是我国母系氏族社会最早的天部落首领。她的另一个巨大贡献就是“为女媒,置婚姻。”《路史·后纪二》载:“以其载媒,是以后世有国,是礼为皋襟之神。”《平阳府志》:“女皇氏……置婚姻,通行媒,以重万民之利是曰神媒。”她要求男女相婚,必须一人一偶。这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旨意,男女作合由她作证,谁都不许违背!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从一而终的婚配形式。女娲亲自为媒约,所以后世之人都把她奉为结合婚姻的郊媒之神。

  图为刘隼导演在洪洞娲皇陵采风与释果明师父合影

  女娲先祖开启了人类从蒙昧走向文明的大门,立下了万世之功!后世之人为纪念老祖宗的恩赐,以媒神尊奉之,称其为“高媒”,即婚姻之神,媒婆之祖,到处为她建祠立庙,全国到处都建有女娲娘娘庙或高媒庙,一为祭祀,二为祈求选配佳偶、生儿育女。

  女娲“补天”,《说文解字》注:“天”颠也,至高无上,从一大。“天”气也。对于“天”,我认为有三,一作遮盖,弥补,比如屋顶(天花板),二是国之大者为天。比如民以食为天。三作“气”,也可作为精神支柱等理解。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之际,能够勇敢担当大任,鼓舞士气,保护、建设美好家园。试想,在史前特大自然灾害面前,娲皇如何凝心聚力,带领族人战胜自然灾害,重建美好家园,这不是在补“天”吗?中国现代人力挽狂澜,推翻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使中国人民当家作主,从此站立起来,这不是在开天辟地吗?当下世界战乱从生,国内国外贪腐成性,一切以利益为本,急功近利,不择手段,造成信仰却失,文化没落,将世界推向危险的边缘。高举中国梦.强国梦的大旗,反腐肃贪,还中国一片晴朗的天空。在国际问题上,给出世界问题中国解决方案,建设一带一路,重建新秩序,重塑新形象,建立和平世界的四梁八柱,擎画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蓝图,这何尝不是在补“天”立极!

  图为2023年农历三月初十娲皇圣诞日群众自发表演节目的盛况

  洪洞县赵城娲皇庙内,开宝六年《大宋新修女娲庙碑》之阴,刻有一篇洪武七年(1374年)书写的《碑阴记》。大致意思是:洪武三年(1370年)春,明太祖朱元璋要祭古代帝王,命令各地官员上报材料。女娲陵所在地,奏报的内容,是唐、宋时期编写的女娲“炼石补天”、“断鳌立极”的故事。由于故事荒唐,所以决定暂且不祭女娲。实际上,自有天地以来,人类有夫妇关系,是女娲任部落首领时开始实行的。这一功绩,怎么评价都不会过分。洪武三年,我(张孟兼)在审查祭祀奏报的部门作官,因为孤陋寡闻、愚昧无知,弄不明白祭祀典籍中列有女娲的本意,所以做出了不祭女娲的错误决定。读了《大宋新修女娲庙碑铭并序》碑文后,叹息、可惜、悔恨了很久。

  图为大宋新修女娲庙碑阴记

  其实历史上对女娲的解读陷入泥潭的不在少数,最有名的就是屈原的《天问》中有其中一问,都说人是女娲抟土造的,那“女娲有体孰置匠之?其实这都是犯了教条主义,死般硬套的毛病,不开化!

  人类的历史源远流长,自盘古开天地之后,华胥氏是我国上古时期,最古老的母系氏族社会中杰出的部落女首领。她是伏羲和女娲的生母,炎帝、黄帝和蚩尤的远祖,是中华民族的始祖母。据史料记载:燧人氏时代居住在华胥渚雷泽一带的华胥氏,“太昊之母…履巨人之迹,意有所动,虹且绕立,因而始娠,生帝于成纪,以木德王,为风姓”。(《竹书纪年·前篇》)“蛇身人首,有圣德”。(《史记·三皇本纪》)华胥氏时期距今已八千三百年的历史,它是母系氏族原始共产社会的一种社会形态。华胥时代,部落成员间人人平等,“无帅长”,没有私人占有的“嗜欲”;为了部落间的生存利益,人们赴汤蹈火在所不辞。华胥氏所创立的华胥国,孕育着国家萌芽,闪烁着史前文化的光辉。据清嘉庆《蓝田县志》记载:“人文始祖轩辕黄帝曾梦游华胥国,华胥之人… 。其国无帅长,自然而已;其民无嗜好,自然而已;不知乐生,不知死恶,故无夭殇;不知亲已,不知疏物,故无所爱憎;不知背逆,不知向顺,故无利害;独无所爱惜,无所畏惧,入水不溺,入火不热。斫挞无伤痛,指责无痛痒。乘空如履实,寝虚如处实;云雾不碍其视,雷霆不乱其听,美恶不清其心;山谷不踬其步,神行而已…。”黄帝既寝,怡然自得。又二十八年,天下大治矣。

  伏羲和女娲是中国乃至东方的“亚当和夏娃”。华胥氏作为伏羲和女娲的母亲,繁衍了中华民族,华胥氏是中华始祖,华夏之根,民族之母。故殷函、尹红卿编译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开首卷写到:“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从华胥氏开始,她是中华民族的始祖母,华胥氏生伏羲、女娲,伏羲、女娲生少典,少典生炎黄二帝”。这些文献典籍的记述,都清楚地说明了华胥氏是中华民族的始祖母,已是毋庸置疑的史实。

  我们今天不能再学地方官张孟兼,更不应该忘记这个伟大的母亲,女娲文化是根文化和孝文化的综合体。都说山西洪洞是根祖地,只知道大明王朝大槐树下移民的故事,却忘记了真正的根祖,一代圣母女娲的陵庙就在离城不远的赵城镇侯村。这样就出现一个问题,那人祖山上的皇帝遗骨是谁的?解开这个迷底正是我的画说系列纪录片《画说女娲》要告知大家的真相。

  如今,在“四观”和“四个自信”精神的鼓舞下,高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旗帜,大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们更应学习娲皇敢叫日月换新天的大无畏精神和不墨守陈规,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临大事,不屈服的担当精神。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天下一家亲,共同建设共产主义大同世界。

  孙澜:听您这么一讲,我真的很期待您的大作《话说女娲》这部纪录片的问世。我有一点不解,全国有很多女娲的遗迹,刚才听您说,山西吉县人祖山娲皇宫女娲塑像下也发现了“皇帝遗骨,不在吉县祭祀娲皇,却要选择在洪洞赵城来恭祭娲皇?

  刘隼:晋南地区作为黄河文明的重要发源地,女娲遗迹星罗棋布,尤其以洪洞赵城女娲陵规格最高,历史悠久最为引人注目。据目前娲皇陵内留存的历代帝王御祭碑文,证明了自唐宋元明清,这里是皇家祭祀娲皇的唯一场所,没有变过。在娲皇陵内有已故世界著名华人华侨领袖、社会活动家陈香梅女士和文学大家冰心先生两位世纪老人的题词为证,如果说这样一处有着深厚文化底蕴和历史传承的地方都不被人认可,其它省市的女娲遗迹就更不用说了。所以,选择在这样一处有着典型代表的地方举办这场活动,意义就显得不同寻常。

  孙澜:听您这么一说,我也豁然开朗。对女娲有了一个重新的认知。

  预祝这次祭祀活动圆满成功。

  刘隼:我们共同期待。

  孙澜:另外,这次还有一个活动是“大医天下中医药文化寻根探源工程启动仪式”,也放在这里启动,中医跟娲皇有关吗?

  刘隼:当然有关了,我们都知道,乐先药后,那您知道最早的乐器瑟埙、笙簧是谁发明的吗?在那个特定的历史背景下,是用来做什么用的?

  孙澜:听说过女娲制笙簧、造瑟埙,是用来疗疾的。

  刘导:说得很对。每次大的灾难过后,在人的心里都会留下深深的恐惧,有的因此患上抑郁症等心理疾病。通过五音对五藏,将五行原理巧妙运用到音乐中,达到情绪疏导,解决情致问题。大医天下,扛起的是以影视传播中医药文化,践行的是大医的精神。最终达到身心灵不同维度的提升,人人无我利他,公益先行,慈善帮扶,我们的社会就和谐了,圣贤们的理想大同世界就指日可待!

  孙澜:让我们华夏儿女、龙的传人共同努力,将娲皇文化发扬光大。

  (文/图 孙澜 杨净媛 )

发表评论:

本站客服
回到顶部
免责声明:本站系自媒体平台,只提供交流信息,所有文章、贴子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害到您的合法权益,请您积极向我们投诉。我们将作删稿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