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用手机扫描二维码进入
手机浏览-保存到桌面-主站-投稿入口今天是2024年5月19日 
当前位置:绍兴头条网 ☉ 新闻频道 ☉ 社会视角 ☉ “画痴"李志钢:寄情山水心自醉

“画痴"李志钢:寄情山水心自醉

2022-01-19 13:30    来源:原创    作者:胡思源    阅读:395次    我要评论

分享到:更多分享

“画痴”李志钢:寄情山水心自醉
约了好多次,近日终于见到了神交已久的当代山水画大家李志钢。虽是初识,但李志刚敦厚朴实的外表让人感觉宛如常在一个屋檐下生活的邻家小伯,无拘无束间大家打开了话匣子,话题最主要的自然是李志钢的绘画人生。
漫漫学画路
李志钢从小生长在绍兴农村,自五六岁开始,年幼的李志钢就酷爱画画,那时,父亲从上海专门带来一套美术课本,李志钢视若珍宝,照着书本里的人物、花鸟等入神地画起了来,现年54岁的他和画画结下了近半个世纪的不解之缘。
1984年,17岁的李志钢到唐山打工,不久因扎实的绘画功底被一家公司录取,专门在墙上写美术字。“那时墙上美术字都需一笔一划写上去,必须一气呵成,从中我的书法水平得到了很大提升。”李志钢说。除了写字,他还帮助创作广告画、宫灯、家具画……但工作一结束,他就是开始画他最爱的山水画。
李志钢对山水画的热爱达到了痴迷的程度,不管工作多累,只要有空闲时间,他都会沉醉在他的山水画学习创作中,但他一直处于自学状态,没有老师的指点。1986年,他耳闻曾任唐山书画院院长的于润是著名山水画家,在学画热情的鼓动下,他冒然登门拜师。于润见被李志钢这个突如其来的民工绘画爱好者所感动,当场答应收徒免费倾囊相授。
“那段时间我白天打工,晚上步行10多分钟来到老师家学习,一周两次。后来即使离开唐山了,我与老师还会书信往来,直至1995年老师去世。这份恩情我一直铭记在心,也成为我画好画的无穷动力”李志钢一直珍藏着28封老师给他的信,每一封泛黄的信件都是师徒情谊的见证。“画跟人一样,要重拙,不要浅泛轻薄。”于润对李志钢说的话他都铭记在心,这句话也一直影响着李志钢的创作和为人,其创作的山水画笔划厚重朴实,但画面上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等又无不洋溢着逼人的灵气。
2008年,虚心好学的李志钢又来到中国国家画院黄格胜山水画工作室研修,随后在北京作画近10年,期间他也走遍了中国的大江南北,长城、黄土高坡、塞北江南之誉的榆林地区、漓江、北京十渡、宏村、黄山等都留下了他的足迹,他一边行走一边饱览祖国的大好河山,为他的创作提供源源不断的真实素材,也因此,李志钢的画景并非虚构,都能找到真实的出处。
十年又磨一剑。李志钢的山水画技达到了炉山纯青的地步,画风也自成一派。看李志钢的画就是一种享受,看着看着,仿佛人进入了他的画境。他的画意态奇拙,笔墨苍润,雅逸间豪放而有法度,磅礴而不失严谨。其洒脱的笔势,忘形于纸上,清爽明朗,寂静空灵,一黑一白一虚一实间又尽现万般变幻。
稽山鉴水竞风流
“因为对故乡的眷恋,2017年,我从北京回到了家乡。家乡的山水是最美的,这里的自然风光都成为了我创作的灵感。”5年前,李志钢回到了家乡绍兴,他还是一如以往的勤奋,一整天泡在画室里笔耕不辍,此外还指导一拔拔爱好画画的小孩,晚上在家则埋在书堆里看书,每天李志钢的时间都排得满满当当。回绍兴后李志钢创作的眼光放到了家乡稽山鉴水。东湖、老街、稽山公园、八字桥……李志钢用手中的画笔将绍兴的标志性风景都搬到了图景里,让人美不胜收。李志钢还喜欢写诗,将诗配到画作上,其作品诗书画印融为一体,也将李志钢丰富的内心世界和对艺术的痴痴求索体现得淋漓尽致。
绍兴是闻名世界的水乡桥乡,据南宋《嘉泰会稽志》中记载,当时绍兴的桥梁有200余座,其中绝大部分是石桥。如今,有些桥还在,不少桥已毁。李志钢决心把绍兴民谣里的十大古桥画下来,将一座座古桥“留”在山水画中。
“据长者言,三脚桥桥面非石板,而为木板拼成,是乡下人进城的必经之地,可惜1975年昌安街扩街填河时被毁。”为了画这座桥,李志钢多次来到原址处,询问当地上了年纪的老人,通过他们的口述还原古桥。回工作室创作好后再拿画登门确认,七八次终于重现了老人们记忆中古桥的模样,最后见证绍兴古桥文化的10幅画也全部创作完成。”斑驳的石板、苍老的旧房、缓缓的河水……李志钢笔下的古桥画作老绍兴时光静好的江南味道一露无遗。
前些年,李志钢已出一本围绕稽山鉴水主题的书画集,最近他又计划出一本新书,将新作品收录其中。“我是为画画而生的,我将一直不停地画下去!”李志钢说。
新闻链接:李志钢出生于1967年,现为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浙江省诗词与楹联学会会员。其众多美术作品在南宁、桂林、黄山、榆林、府谷、青岛以及中国国家画院展出并被收藏。2015年扇面画参加英国牛津大学“中国文人扇面展”。

发表评论:

网站简介-联系我们-合作洽谈-广告服务-免责申明-隐私保护-RSS订阅-返回首页
回到顶部